- 特殊的开场央视新闻:当天 11 时许,特朗普和普京各自的专机相继抵达基地机场,特朗普在红毯上迎接普京并握手寒暄,红毯两侧还停放着两架美军 F-22 隐形战斗机,随后两人一同登上标有 “阿拉斯加 2025” 的平台握手合影,但未回应现场媒体提问,便一同乘坐美国总统专车前往会场。
- 会谈形式变更:白宫此前称特朗普与普京计划进行 “一对一” 会谈,但会晤开始前不久,白宫和俄罗斯方面宣布,会晤将改为 “三对三” 形式。美国方面由特朗普、国务卿鲁比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出席,俄罗斯方面则是普京、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出席。
- 媒体接待混乱央视新闻:由于会晤安排仓促,安克雷奇市接待能力有限,众多媒体蜂拥而至后,出现酒店价格暴涨、一房难求的情况,俄罗斯媒体记者甚至被安排在体育馆睡用帘子隔开的硬板床。此外,白宫在当地时间 13 日上午才发布记者申请报道的相关链接,媒体在 14 日晚才收到回复邮件,且很多收到被拒回复,导致大部分媒体只能在外围进行报道。
- 密谈内容未知:特朗普在迎接普京后,两人一同乘坐 “野兽” 防弹车前往会场,期间在车内单独密谈了十分钟,身边没有幕僚跟随。白宫发言人未说明原因,这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有媒体猜测谈话可能涉及能源或军事合作,但具体内容不得而知,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做法让国际社会对其会谈目的和内容充满质疑。
- 乌克兰缺席争议: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是核心当事方,但此次美俄首脑会晤却未邀请乌方参与,这违背了国际法中冲突当事方应直接参与和平谈判以确保协议合法性与可执行性的基本原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欧盟 26 国领导人联合声明对此表示不满,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也指出泽连斯基派出的谈判代表团未经议会授权,合法性存疑。
- 欧洲被边缘化央视新闻:此次会晤欧洲也未获邀请,德国舆论担心美俄绕开欧洲自行议事,更警惕特朗普借此次会晤为美国利益铺路,而非稳固欧洲安全秩序。《焦点》周刊的读者评论中,不少声音直指欧盟 “在全球权力游戏中已无话语权”,柏林方面担心一旦美俄达成 “交易”,欧洲与乌克兰的利益将被置于次要位置。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